close

英藏唐代敦煌占書-4.JPG

序言:時間之學的重要性

  今日人們習以為常的紀年、紀月,如西元200611月,看似簡單卻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方才成就今天社會大眾的便利。連唐代詩人曾有:「久居山中無歲月,不知今夕是何年」之嘆,尚且今日不看手錶、時鐘,也是無從知道時間……。人類活動由史前時代走向歷史時代,評判標準多半是「文字」;其中歷史時代,又分為沒有時間紀錄的傳說時期之「非信史」,以及有時間紀錄的「信史」,由此可見時間之學,在歷史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可惜的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決定廢除黃曆,改用西元(西曆),且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更是完全採行西元紀年,中國傳統的時間之學;加上臺灣雖保留朝代紀年方式,亦在近年強調與世界接軌,逐漸減少使用民國紀年,儼然中國乃至於東亞傳統三千多年來,那些紀年、紀月、紀日的方式,已經蕩然無存於今。

  一是中國傳統紀年,尚未到達分秒般地精確,儘管干支計時大抵無誤,卻無法達到自然科學所要求的精準,自明末清初以來屢被挑戰;二來全球化的世界,已不能侷限在東亞秩序觀,奉正朔的意義,早已不再象徵中國在東亞的文化盟主地位;三則在紀年的難易程度上,中國傳統紀年系統較為繁複,不若西元紀年來得使用簡易。綜合上述,中國傳統紀年方式,理應無甚可取之處;為何今日台灣的諸多電視台,卻總會在新聞的氣象報告,加入了農曆的若干成分?又為何東亞的中國、台灣或韓國等國家,要過端午和中秋等節日?約定俗成的春節,乃至於2006年出現了閏七月,人們還會慶祝兩個七夕情人節?會有如此,絕非歷史的偶然,而是文化長時間的傳承,很難驟然斷絕,因此本講綱立意於此,要讓大家初步暸解,中國乃至東亞固有的時間之學。

自然觀察以記的時間切割

  時間的切割方式,觀察自然最為直接,以地球繞太陽公轉造成的四季變化,和月亮繞地球公轉形成的圓缺,構成了一年及十二月的系統,而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便顯現當時已有紀月與干支,如「己酉卜,自今旬雨,三月辛亥雨」。大體而言,商代用干支記日,來符合陽曆的計算;以月亮繞地球公轉,每30天月球遭地球覆蓋的陰影變化,將規則作為陰曆,以月亮完全消失為朔日,而月亮全圓為望日,回歸朔日象徵一個月,以這個月份來切分一年。

  只是月亮繞地球公轉的時間,約略在29-30天,即使累積十二個月,最多為360天,最少為355天,無法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365.25天相符,產生黃道(陽曆)與白道(陰曆)的差異,需要經過數年的觀察,方能觀察出差距。然而中國雖然採用陽曆,卻是以陰曆計算月份,因而產生了置閏的情況,所以西周以後的「置閏」,象徵著中國在天體觀察與紀錄,已達相當水準。然而置閏與否是由中央朝廷的史官負責,每年頒訂一次曆法,而這就是頒朔,要將朝臣集合於廟堂之上,進行告朔的儀式,並於結束後藏於廟中,顯示先秦時代對時間的慎重。直到西漢時代,置閏逐漸走向一個規則化,也就是三年一閏、七年一閏,十三年再一閏,將陰曆與陽曆相結合。

月令的成形:西周到戰國末年

  《禮記.夏小正》據聞是夏朝的農曆,實際上卻要到西周以後的科學觀察,方能達到如此水準。《尚書》反應的商代以前,只將一年切為八等分,也就是四立、二至、二分;而從《夏小正》來看,則已經進入按月記時,不僅描繪各個月份的自然現象,更有提供地方官吏參考,並向人民宣告農時,讓百姓能依循月令,從事耕種等生產工作的功能,毋怪陸賈《新語.道基》:「不違天時,不奪物性」。說明了西周應為月令的開端,頒朔和告朔就是月令的前身,只是後來轉由中央頒訂,地方官吏傳抄謄寫,因此今日所見的古代月令,仰賴當時人們的抄錄,轉存於各種文獻:

(周)佚名,《禮記.夏小正》

(秦)呂不韋等編《呂氏春秋》十二紀

(西漢)劉向等編,《淮南子.天文訓》

(東漢)蔡邕,《月令章句》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

(唐)李林甫等,《唐月令注》

近年考古學的發達,出土文獻極為豐富,尤其在甘肅敦煌一帶,發現西漢晚期的《敦煌懸泉月令詔條》,該詔書內容包括了農時,還有相關的法令文書,反映了月令對先秦到兩漢時代的重要性。

敦煌懸泉月令詔條.JPG

月令與紀年

  各種月令是政府給農家依循耕種的標準,可是詳究這些月令,卻不見得以「正月」為歲首,因為月令是依據陰曆(太陰-月)的運作,所編寫成的一份文告,並不配合陽曆(太陽-日),因此紀年往往與陽曆有落差。因此政府需要序四時,將陽曆與陰曆相結合,隨著陽曆的歲首不同,歷朝也有不同的配合方式:

夏:以正月為歲首

商-漢初:以十月為歲首

漢武帝太初曆以後:以正月為歲首

因此《敦煌懸泉月令詔條》便有清楚地呈現,以何月繫何事,禁止或要求人民從事不同行為。誠如前言,置閏問題到兩漢已經不被列入討論,但在先秦卻有魯曆、商曆、周曆三系統的差異,原因就在於閏月不放置在前一年尾,到隔年歲首之間;且閏月有無碰到節氣,若無,則是無氣置中閏,若有,則是大閏。

四民月令書影.bmp

紀月系統的成熟

  計算月份的方式,大體有兩套系統,以黃道十二宮來計算,是商代以黃曆為基礎,所形成的紀月系統;而地支紀月的方式,則是《日書》按照陰曆,直接地支代表。

一、黃曆紀月法

月  份

十二宮名

星紀

玄枵

諏訾

  降 

大梁

實沉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荒落

協洽

月  份

十一

十二

十二宮名

鶉首

鶉火

鶉尾

壽星

大火

析木

涒灘

作噩

閹茂

大淵獻

困敦

赤奮若

二、地支紀月法

月  份

十一

十二

地  支

這兩套系統並存於先秦,但是黃道紀月法,進入兩漢之後,因為使用上的不方便,逐漸被方便又好記的地支紀月法取代。可是黃曆的系統並未廢除,所以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依舊使用黃曆紀月法,往往造成後世想要閱讀該書的困擾。

  雖然中國的農民曆紀日以地支為方式,但是相對應的天干,在先秦也不是單一系統,事實上還存在另一周曆系統:

天干

周曆

閼逢

旃蒙

柔兆

著雍

屠維

上章

重光

昭陽

但不論商、周系統的名稱差異,兩者皆是六十為一循環的紀日方式。

日書的成形與內容

  《日書》具有日者神秘的色彩,向來被當作天書看待,是今日農民曆的前身,以月為切割一年的基礎,往下延伸到每天吉凶禍福的示意。《日書》的出現時間,目前尚且無法確定,但目前出土的確切證據,全部是在秦代以後,因此《日書》出現時間在《月令》之後,應是可信的說法。目前考古出土的日書,總共有十批,從秦始皇主政期間,直到東漢時期都有,茲舉例說明:

(秦)周家臺30號秦墓,《關沮秦漢墓簡牘》

(秦)天水放馬灘秦簡,《考古》學報

(秦)雲夢秦簡日書甲、乙種,《湖北雲夢秦簡》

(西漢)張家山247號漢墓,《張家山漢墓竹簡》

內容十分豐富,彼此之間略有差異,但大體上是極為類似的。

一、十二建除法-以日預言

地  支

秦制建除

《淮南子》

滿

《日書》乙種

 

 

二、十二生肖

月 份

十一

十二

生 肖

()

()

鹿

()

老羊

()

三、各種預言

  盜者、行者、稷辰、歲、星、門、夢、病、衣、土忌、詰、人字、到室等,從人體、行為舉止、穿衣、飲食、出門,乃至作夢的內容,包羅萬象皆有,其中〈盜者〉自秦代到漢代,由於治安捕盜的需求,普遍在各種《日書》都有。

日書到農民曆

  今日民間使用的農民曆,乃是承繼明代萬有曆書以降的系統;可惜中國的曆書由於時效性僅只一年,使用後的保存並不理想,因此目前所見的傳統文獻,最早的曆書是清代。直到考古出土,方才能夠比對傳統《日書》,以及今日農民曆之間的差異,甚至是如何從《日書》走向農民曆:

一、建除由實質走向形式

二、十二生肖的改變

三、預言內容放入各日(各篇整合)

四、盜者、夢等篇的消失

五、新增紫微斗數與其他命理

六、飲食宜忌的轉向

古今差異大體,可從上述幾項略為了解。

英藏唐代敦煌宋太平興國三年占書.JPG

二十四氣發展史

  中國人將根據太陽在黃道(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面)的不同視覺位置,把地球繞太陽一周的軌道切成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氣。目前已知商、周之際,已被知道的是二分和二至,因為古人只要用圭表測量日影就能準確得出這四氣。《尚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表示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氣已被測定,並配合著星宿來勘定這四氣在黃道上的位置。時至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已記載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日長至(夏至)、立秋、日夜分(秋分)、立冬與日短至(冬至)等八氣。西漢初年的《淮南子》更明確地出現與後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氣名稱,只是被稱為「二十四時」:

月份

十一

十二

氣名

立春

雨水

驚蟄春分

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

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於是後人編纂了一首二十四氣的打油詩:

春雨驚春清穀雨,夏滿芒夏小大暑;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方便人們記憶。

  由於二十四氣分別代表著二十四種天氣變化的徵候,仔細分析《呂氏春秋》到《淮南子》的演變,逐漸細分的過程中,徵候是其名稱的來源,其性質大抵有幾項:

一、風

季 節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風 名

條風

明庶風

清明風

景風

涼風

閶闔風

不周風

廣莫風

二、降水型態與方式

季 節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降水型態方式

雨水

穀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三、溫度感受

季 節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降水型態方式

 

 

 

小暑

大暑

處暑

 

 

小寒

大寒

四、生物活動的變化

季  節

孟春

仲春

季春

孟夏

仲夏

季夏

生物變化

蟄蟲始振

桃李華

桐始華

蚯蚓出

螳蜋生

蟋蟀居宇

季  節

孟秋

仲秋

孟冬

仲冬

季冬

生物變化

寒蟬鳴

候鳥來

候鴈來

雉化為蜃

虎始交

鴈北鄉

可知中國二十四氣的系統,隨著觀察自然界經驗的累積,而趨於完備。值得注意的是,氣依據太陽而訂定,固定在回歸年的固定日期,等同於後來的陽曆。和根據月亮的朔望所訂定的陰曆並無關係,而且陰曆與陽曆的月份搭配也沒有年年一致,導致陰、陽曆在調和上發生問題,此時就會在陰曆有「置閏」的情況。

  最初的二十四氣還有細分成「節氣」和「中氣」兩種,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中。節氣與中氣以相互間隔一次排序,合一「節氣」與「中氣」為三十天半,大於一個陰曆的朔望月,所以節氣會較陰曆遲約兩天,等到這些多餘出來的天數讓某個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便會在當月置閏以補正之。漢武帝規定「無中氣置閏」,使得閏月通常放在年尾。陽曆每月都有節氣、中氣相交,上半年每月六日、二十一日前後是相交的日子,下半年則是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這也與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橢圓位置有關。然而,二十四氣沒有辦法藉由觀察自然事物得知其到來,因此古代的人們有兩種方法可以確定:

一、古曆用恆氣,把歲周365.25天平分二十四等分,每氣平均為15.22日,又叫做「平氣」。這種定法相當方便,但是不夠嚴密,會與太陽在黃道上的實際位置有些許誤差,因為太陽每天在黃道上的移動速度不同,所以每一個氣的日數也不盡相同。

二、清代採用「定氣」,以太陽所在的位置為標準,把一年分成365.25度,平均每個氣為30.44度。冬至前後,太陽移動速度較快,所以一氣只有十四日多;夏至前後,太陽移動速度較慢,所以一氣達到十六日多。用定氣的方式固然會使得節氣日數多寡不整齊,卻使得春分、秋分準確地落在晝夜平分的那一天,確實地符合天象變化。

上述即是一年、四季(二至二分)、十二節、二十四氣的系統。

  另外,二十四氣是把黃道切成二十四等分,而天空的二十八宿既也根據黃道來排,所以班固《漢書.律曆志》就具體說明太陽經過哪一宿、星次的幾度為哪一個節氣,茲整理如下表:

太陽

 

 

 

位置

星紀

玄枵

諏訾

大梁

實沉

斗十二度

牽牛初

婺女八度

危初

危十六度

營室十四度

奎五度

四度

胃七度

昴八度

畢十二度

井初

氣名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驚蟄

雨水

春分

穀雨

清明

立夏

小滿

太陽

 

 

 

位置

鶉首

鶉火

鶉尾

壽星

大火

析木

井十六度

井三十一度

柳九度

張三度

張十八度

翼十五度

軫十二度

角十度

氐五度

房五度

尾十度

箕七度

氣名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只是那時候的星象和今日不一樣,氣的首尾和今日也不盡相同,必須多加注意。附帶一提的是,「八節、二十四氣」的系統,係按照四立、二至、二分的分式,和八風做結合的另一套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久保 的頭像
    久保

    久保的歷史隨筆

    久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