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銀元-袁世凱時期-面額面.bmp甘肅銀元-袁世凱時期-肖像面.bmp

  關於中國乃至東亞貨幣的發生,大抵說法皆以人們交易的媒介作出發,而從實物交易走向貨幣交易,至於貨幣的材質,也隨之由實物轉向金屬材質。可是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之中,貨幣究竟使用的廣泛性如何,始終無法獲得肯定的答案。因此限縮到中國上古經濟史的課題,直到近古以前的討論,多半是建立在文獻紀錄,藉著人物對話和論述,推演其經濟思想。再不然就是透過不完整的數據,加入若干個人想像,加以拼湊建構出來,如早期的李劍農和全漢昇等學者,都受限於材料而採取此一途徑。不管貨幣市佔率的評估如何,筆者想直指貨幣單位的變遷,先規避見仁見智的部份,而對較為確切的部份進行介紹。至於貨幣單位的界定,範圍姑且以金屬貨幣為限,避免碰觸到唐代到宋代之後的信用經濟,乃至今日的虛擬貨幣經濟。

戰國到清代的孔方兄

  戰國時期的貨幣,誠如中學教科書所述,處在圓、布和刀三股競流的局面。大抵齊、燕(今河北、山東為主)採用刀,三晉和兩周(今山西、河南)使用採行布,秦地(今陜西)以及黃河沿岸採用圓,至於長江流域的楚國,則使用銅貝為主,次及布,並有黃金貨幣的爰金;儘管貨幣種類多元,其材質除了楚地有些黃金貨幣,其餘皆以銅為幣材。近一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成果,大抵可以了解到,當時貨幣的單位,依照國別不同,簡約地列為下面示意圖:

兩周

 

 

 

 

 

 

化(貨)

這樣的貨幣單位,於秦惠文王「初行錢」(西元年336年)統一國內鑄造格式,在《金布律》規定以「錢」為單位,使得往後統一全國貨幣,成為可能的結果。文獻和考古的對照,隨著各國相繼遭到秦國併滅,刀、布和爰金的市場流通率,及於兩漢已經銷聲匿跡。秦代發行的幣重,號稱為「半兩」,因此有半兩錢的稱呼,但是實際重量則不然,多半視國家財政而定,在盛世時往往「足稱」,而戰亂或戰後疲弊時,往往重量縮水,如榆夾錢。

  秦代統一中國之後,從此確立其實物貨幣的地位,而規制也以「天圓地方」為主,秦漢時期的銅錢,時而內有錢壁、外有錢郭,時而缺壁有郭,但錢肉上多半會鑄上幣名或重量,如秦「半兩」及漢「五銖」,都是因為重量而得名。也由於鑄幣權收歸中央,人們稱呼貨幣直接以「錢」統稱,所以考古出土的若干簡牘,書寫價值都以「錢廿十」、「錢卅十」、「錢卌十」等方式。二十世紀末葉出土的三國走馬樓吳簡,記載了長沙郡臨湘縣的租稅紀錄,錢的計算單位因襲兩漢,只是錢幣市佔率不見得很高,往往出現「准折米」的現象,因而貨幣流通的程度,恐怕不是相當樂觀;雖然如此,也不應如全漢昇歸納文獻,逕自指稱三國到隋唐的中古時期,乃是實物經濟時代。

  畢竟三國以降的歷朝各代,或多或少都有採鑄銅礦,和由政府鑄造流通的紀錄,只是名稱不再像秦漢時期,以銅錢的重量命名;顯著的例子甚多,如唐玄宗鑄造「開元通寶」,就不是以重量命名,反而根據鑄造的年代命名。因此鑑定者判定銅錢的年代,判定唐代以後的銅錢,也就相對簡單得多,不像秦漢時期的銅幣,要逐一檢測肉厚、幣重、文字和壁郭等樣態,方能判斷鑄造和流通的時間點。也由於官方依舊統一幣重,讓民間百姓有一個交易的公平標準,使得兩宋以降的銅幣更加廣泛流通,從宋代紀錄官方設立鑄幣機構的規模,便能了解當時制錢的市佔率,已經超越秦漢甚遠,其幣值單位是「文」,「文」的使用一說與「枚」有關,一說是與貨幣發行名稱有關,因此「幾文錢」的「文」成了單位。

清代十朝制錢.JPG

  由於銅錢的大量使用,相對也使得銅耗量大增,然而中國長期開採銅礦,早已使得各大礦區枯竭,至於偏遠地區或地底過深,其開採成本太高,價值往往不符合鑄幣成本,因此政府從北宋中葉以降,屢屢出現銅荒的困擾。甚至五代時期的馬楚,更因境內不產銅礦,另行鑄造鐵錢替代,這也只是幣材改變,形制與樣態皆與其他地區,仍舊沒有太大出入。

  由於市場熱絡衍生的銅荒問題,漸有取代金屬貨幣的替代方案,交子、會子等紙幣的發行,就是因應銅幣不足與攜帶方便,而其面額也就不會與一文錢相等,改採用「貫」為單位,也就是把為數頗多的孔方兄,串成一貫銅錢。總括來看,兩宋以後的錢幣單位,銅幣額度乃是「文」和「貫」,且其使用多在小額交易和找補,屬於民間百姓生活常用的主流貨幣。此後元、明、清三代,銅幣名稱雖然不同,至少是以鑄造發行年號命名,也就相對容易辨識。另外,銅錢的重量,受到鑄造的環境,也有所不同;誠如前文所提,國家財政寬裕就會足稱,貧窮則多半縮水。單就清代十朝發行的制錢來看,盛清期間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中葉以錢,每文錢約重一錢二分到一錢四分;乾隆末葉和嘉慶、道光所鑄,減為一錢;咸豐以後所鑄,普遍都不滿一錢,甚至僅六、七分重。因此越到清朝後期,銅幣往往成了「當」字錢,無法按照實際面額行使,只能折價流通於市面。

此地無銀三百兩

  倘若我們忽略秦漢以降的貨幣,多半採金屬材質,因此忽略掉其他生活器物的製作,如銅鏡、銅鍋、銅爐等的銅料需求頗大,往往和貨幣發生相剋的現象,那麼我們就無法了解到,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等皇帝,毀壞境內寺廟的佛像的思考點,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衝突,更有佛像使用大量銅料鑄造,使得魏晉南北朝以降的銅料越發短缺,因此兩宋時期屢屢發生的錢荒,並不是市場熱絡造成需求增加,如此簡單的原因就能造成。於是人們開始尋求其他替代材質,可是這個材質不能像鐵、錫來得價格低賤,使得鑄幣不等同其實際價值,或是鑄得太大、太沉重而攜帶不便;而黃金過於貴重,中國的產量又不足以鑄幣流通,因此選擇了價格和銅相去不遠,幣材取得相對於銅不是那麼緊張的「銀」。

  銀做為交易媒介,要遲至元代以後,且在市面上流通的方式,中央政府始終不統一鑄造,而是由各地方徵稅機構,如關、鹽道、海關、厘局,和各州縣級地方政府在徵稅期間臨時找銀匠,以及民間的銀號、錢莊、錢局、或銀匠所鑄。既然鑄造權不像銅錢般統一,自然會有鑄造的樣式、純度、重量等問題;所謂樣式是銀錠的外型,上繳中央的銀錠多屬整塊,有方形、圓形和元寶等形狀,其表面或有打上時間、用處與地方等項目,所以今日歷史劇描繪有錢人坐擁元寶如山,無非就是明清時期的銀錠堆砌而成。

碎銀和滴珠.JPG

  受到銀匠技術的優劣,以及鑄造者的心態不同,使得銀錠的銀含量不一而足,這種純度差異在當時稱之為「成色」,如果是100%的純銀就直接稱「足色」,不是純銀者就依照比例稱呼,如97%稱為九七銀,成色高者需要「升水」來計價,而成色低者則要「貼水」,至於幅度多少,因為百姓很難馬上清楚手中銀兩的價值,於是明清山西票號的崛起,就是搭著這班計價、匯兌的順風車,賺到數百年的風光。重量的部份,由於銀錠沒有規定格式,除了上繳是用大塊的銀錠,民間也需要用於小額交易,所以溶鑄成小塊的「碎銀」,廣泛地流通於百姓之間。至於銀錠的幣值計算方式,受到上述問題的影響,大體是幣值=重量×成色;舉例而言,某物售價「九八銀一兩」,那麼買者可以用成色九八、重一兩的銀錠,或重九錢八分的足色銀子支付。因此,百姓以銀兩來交易時,往往會用眼睛看銀子成色,再不然就用嘴巴咬咬看銀子,接著秤過碎銀的重量,方才得以交易完成,手續未必比銅錢簡單,但是在政府有銅錢荒,以及面額小的現實壓力下,購買中價位仍以銀兩為主。

  銀兩的計價單位是重量,就算都是銀錠,也因地方不同而有重量差異,所以不同埠的兌換業務,也就成了明清時期衡量貨幣價值的重點。張惠信就曾在〈銀兩的平、色及名稱〉一文,簡單統計了各省地的通用平情形,選取其表格的直隸、山東兩省來看:

省  別

地 別

平  名

每兩公克數

直  隸

北 京

京公砝平

36.05

京  平

35.16

天 津

行  平

36.18

36.00

保 定

保  平

36.80

張家口

37.43

山  東

濟 南

濟  平

37.24

煙 台

曹  平

35.71

青 島

膠  平

36.17

周 村

37.50

顯示商人到不同地方,得先匯兌成該地的銀兩,而且操控權在於這些錢鋪、錢莊;然而仔細了解歷史淵源,宋代雖然各地早有錢鋪、錢莊,卻僅限於同埠匯兌,而明清的山西票號能夠興起,差異就在它能異埠匯兌。仔細了解山西票號的業務,銀兩和銅錢的匯兌,或是各地銀兩的平換,才是其業務的大宗,存款取息和放款借貸只是兼營。

外國貨幣比較「元」

  清代中葉隨著外國勢力進入,貨幣也在其後漸次受到衝擊,以銀錠形式表現的貨幣,直到道光初年仍未變過。事實上,外國銀元剛開始進入,國人對這些洋人並不信任,為了防患他們使詐作偽,常需檢驗成色,結果數度輾轉之後,也就被多年「修理」到千瘡百孔、面目全非。然而外國流入的銀元,不論形制、成色還是重量都是統一的,即使從早期的西班牙本洋,到後來新興的墨西哥鷹洋,都能取得社會大眾的放心,成功以銀元打開中國的貨幣市場;也由於銀元帶來的便利性,加上外商極端詬病清朝幣制,數度促請清政府改革銀兩的貨幣體制,最終在光緒二十八年由英國,率先在〈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第二款,迫使清政府推行貨幣改革,此後三年內也與其餘各國簽定,展開了銀兩體制的大變革。

清末海外銀幣.JPG

  首先於光緒二十九年籌售戶部造幣總廠,購買西式鑄幣機器;緊接著光緒三十一年開機鑄造銅幣,光緒三十三年方才鑄造銀元。隔年將戶部銀行改組為大清銀行,使其具有清政府的中央銀行地位,並廣開分行於各城市,且於宣統二年頒布〈幣制則例〉,確立清政府的國幣為「圓」,採銀本位政策,一圓的重量是庫平七錢二分,含有純銀九成;五角則重庫平三錢六分,純銀八成;二角五分為庫平一錢八分,含純銀八成;一角是重庫平八分六釐四,含純銀六成五等四種銀幣。另外還發行鎳幣、銅幣以作為輔幣,並規定圓、角、分、釐為十進位,成為貨幣的定價單位,因此民國政府的「廢兩改元」,只是公開宣示了清末既定政策,並且加以持續推動,將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央銀行,並遍設分行和代辦處,同時回收各種舊式銀錠、銀元和銅元。

清末各省鑄造的銀幣.JPG

  中華民國的貨幣制度,自民國六年到十七年之間,軍閥各自割據,鑄造出來的貨幣,也多半只能自己省份之內通行,使得清末試圖統一的銀圓體制暫時受阻。爾後中華民國恢復穩定,在維持十年和平期間,趁機將各省份的銀幣規格再度統一,只是國內各鑄造局所發行的銀幣,在百姓心中的信用值普遍不足,隨手舉一商務印書館的定價之例:「普奧戰史 每部一冊 價洋五角」居然不是「定價中華民國銀幣五角」,而是價值「墨西哥鷹洋五角」,顯示民間寧可相信外國貨幣,不只外國月亮比較圓,還有外國貨幣比較「圓」的心態。更殘酷的是,即使中華民國政府企圖統一銀幣發行,各省鑄造局的銀幣,依舊維持省內流通的情況;若有涉及跨省份的交易,大眾寧可使用墨西哥鷹洋,而且給了些親密的稱呼:「大洋」、「銀洋」。

商務印書館廣告內頁.JPG

  受到外國勢力以租界為根據地,透過新式銀行和官方條約的逼迫,幣材部得不從銅銀雙本位,捨棄銅的主流地位,選擇國際通用的銀本位,而且貨幣單位也明文規定,逐漸統一成一套「圓-角-分-釐」的十進位系統,或許是值得慶幸的事。這套系統並不隨著國共內戰而廢除,相反地被兩岸政府更加落實,無論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從台幣改革到新台幣,還是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使用的人民幣皆然。至於幣材方面,臺灣以銀、銅、錫、鎳等金屬混合比例,而五圓、十圓仍以銀比例為高,一圓則是銅比例較高,至於角、分、釐已隨著物價上漲,加上幣值下滑的波動,悄悄地在1990年代從市面徹底消失了!而人民幣則承襲民國時期的政策,但「釐」也已經消失,銀本位兼行銅、鎳等輔幣,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將幣材列為機密,但從其重量、色澤和硬度,仔細分辨仍可察覺到,鎳幣仍有所鑄造,而銀主銅輔的態勢已經不變。目前以「圓」指稱貨幣最基礎單位的國度,除了海峽兩岸四地之外,還有受到漢文化影響下的日本 「円」與韓國「韓圜」等,足可印證東亞文化的互相交流相當密切而頻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久保 的頭像
    久保

    久保的歷史隨筆

    久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