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足球運動發軔於英格蘭足球協會,伴隨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時代海外殖民潮,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隨著英國人的足跡,西風東漸傳向亞洲各地。儘管如此,臺灣與澎湖群島在清德宗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1895),割讓給予日本帝國以後的半個世紀之內,始終不曾受到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這使得現代足球運動傳入臺灣的方式,迥異於香港、馬來亞(今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巴林等直接受到英國統治的殖民地,多半是一群來自英國本土、駐守當地的男士,利用閒暇之餘邀約一同踢球為樂,將足球運動初次呈現於殖民地住民面前的傳入模式。
英國殖民者於1883年在新加坡組織康樂俱樂部(Singapore Recreation Club)的俱樂部建築外觀
細究現代足球運動實際傳入臺灣、居民從事足球運動的時空環境,臺灣南部最早由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派遣牧師入臺宣教並設校教育民眾。其中,愛好踢足球的萬華榮(Edward Band)牧師、校長,於大正3年(1914)出任臺南州臺南市長老教中學校長,藉此教育臺灣民眾認識並從事足球運動。
萬華榮(Edward Band)
萬華榮(Edward Band)校長積極教導在校生認識並從事足球運動,時至大正4年(1915)長老教中學的校園足球風氣逐漸興盛。根據昭和2年(1927)4月入長老教中學求學的李嘉嵩牧師,追憶他在長老教中學求學期間,親睹曾為劍橋大學足球隊隊長的萬華榮(Edward Band)校長,中年依然和在校生在場上奔馳踢球:
這段日子,使我至今仍然難忘的就是當時校長的人格上的感化與我的課外讀書生活的心得。萬榮華校長是英國人,25歲由劍橋大學及長老教會神學院畢業,在大學時代是劍橋足球隊長,所以來到台南擔任校長就開始鼓勵學生學踢足球,甚至於下午放學後,經常親自到宿舍挨戶催促在床上睡懶覺的學生到操場去踢足球及參加其他各種運動。我唸中學的三、四年中,校長的年齡似乎已經45歲,但是每逢他穿上運動裝,在操場與學生馳騁比賽足球時,仍是英姿颯爽,不失昔日英國球壇常勝將軍的雄風。[1]
昭和6年(1931)下地惠榮在臺南州臺南市的長老教中學(現今臺南市私立長榮中學),擔任足球社的指導教師,並於校內刊物《輔仁》第8號發表〈關於足球〉的文章。文中追溯足球運動傳入臺灣乃至該校的起始,直指該校英國籍萬華榮(Edward Band)校長,於大正4年(1915)將足球運動帶進臺灣。[2]此後臺灣各界多依循長老教中學校內刊物的說法,以大正4年(1915)臺南市長老教中學,作為臺灣足球的發端。
下地惠榮在長老教中學校刊《輔仁》第8號 〈關於足球(蹴球について)〉解說足球如何傳入臺灣
爬梳日治臺灣存留迄今的各種文獻,卻顯示足球運動傳入臺灣的時間可能更早,且傳入臺灣南、北的時空與途徑迥異。事實上,足球運動由海外傳入臺灣到擴展全臺各地,並非以臺南市為單一起點,向全臺灣傳播的單核外擴型態。臺灣體育協會在昭和8年(1933)4月以前,彙整全臺各地體育運動團體的資料,刊印《臺灣ニ於ケル體育運動團體》指出,足球運動初次傳入臺灣的時空背景,發生在臺北州的基隆港到臺北市。實際上,可追溯至明治43年(1910)4月,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現今建國中學)麗正會開設「蹴球部」,該校教師瀨古喜三郎指導社團學生,從事現代足球與英式橄欖球兩項運動。
這使得現代足球運動傳入臺北市的時間,極可能早於自稱臺灣足球發源的臺南市、長老教中學,並由臺北第一中學校教諭瀨古喜三郎及其學生發其端。隨踵而至的森長整、橫畑護、菅向榮、高橋定衛、今井壽男等日本內地來臺教師,也在臺北州臺北市及宜蘭郡的各級學校,指導就讀該校學生進行足球運動。根據當時臺灣總督府所屬職員記載,官方管道是在明治43年(1910)4月,由日本內地透過來臺教師輾轉傳入北臺灣。民間管道則於大正4年(1915),英國籍萬華榮(Edward Band)牧師擔任長老教中學校長,傳授學生過往他在英國從事足球運動的知識與經驗。南北的傳入方式與時間雖異,卻在大正時期不約而同出現臺北、臺南兩大都會區的年輕民眾從事足球運動,緊接著昭和初年在各大城市生根、萌芽。
留言列表